艺术 发表于 2013-5-8 21:53:24

风雨常州路

要去常州开会,心中有些向往。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我向往的,而且有人告诉我,常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。常州吸引我的地方是因为我景仰的大文豪苏东坡对常州的一份情怀,东坡一生去过常州11次,说他特别钟情常州是不为过的,而且最后终老常州。也就因为此,让我生出一份对常州的好感和向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要去常州开会,心中有些向往。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我向往的,而且有人告诉我,常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。常州吸引我的地方是因为我景仰的大文豪苏东坡对常州的一份情怀,东坡一生去过常州11次,说他特别钟情常州是不为过的,而且最后终老常州。也就因为此,让我生出一份对常州的好感和向往。
   
    从南京一下飞机,就往常州赶路,路上,满眼的油菜花让我心情格外的轻松,正是江南春来的季节。当晚,吃完晚饭,在街上行走,体验心中念着的常州会是什么样子。同行的人都说,常州不过如此啊,一个小城,有点静,有点清闲,有点随意的样子,看不到特别的地方。于是很早回到宾馆。
   
   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,烟雨蒙蒙。上午开完会,我在想,该怎样安排我在常州的短暂之行。问起一些人,也都说,常州是工业城市,没有什么好看的。我对着地图,想了很久。最后决定既来之,一定要看看常州是如何吸引东坡先生的。至少我得沉下去,与常州紧密接触一下。
   
    在常州的简介中,是这样称常州的:“常州别称龙城,向有三吴重镇、八邑名都之誉,令历代文人墨客、帝王将相争相光临,特别是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必游常州。”我想常州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。粗略看了一些介绍,我已感受到常州的历史和人文沉淀在这个风雨之城,让我有了一份大概的印象了,于是,我选择三个地方来感受常州,这就是:春秋淹城、东坡公园、瞿秋白纪念馆。
   
    (一)古城无语春水寒
    同行三人找了一辆的士,细雨之中往淹城赶去。
   
    据介绍,淹城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。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城三河行制的古城。面积约0.6平方公里,迄今将近三千年历史,因为在内城发掘出独木桥而轰动中国考古学界。从地图上看到淹城的鸟瞰照片,三道内河围着三道城,有如一座缩微景观。当然,更吸引我的是因为它的历史的厚重。
   
    细雨斜飘,带着风,有点寒意。穿过闹市,来到郊外的淹城,但见古城座落在一片农田之中,沿着最外一道河进入城内,已不见任何古城的痕迹。河水缓缓的流过,泛起层层波浪,岸边树木参天,枯枝犹存,夹杂着一些柳树,发出绿色的嫩芽,在满天阴云下,略显出一种沧桑。在第二层河内,我细细端详着眼前的河流,这个流淌了三千多年的河,今天依旧还是这样静静流淌着,没有声息,没有咆哮,没有激动,甚至没有诉说,就像什么也没有经历一样,好像历史就在不经意之间流走,什么也没有值得留恋的,什么也不需要记录一样。河边上,是枯了的野草,年复一年的一枯一荣。而那沉入河底的泥床,也许更是那样无声无息。历史的沉淀就是这样,一层一层覆盖,一层一层又被河水冲走。只有河水永远是透彻的,永远的澄清着。
   
    我不知道那座古老的现在放到历史博物馆的独木船是什么样子,是怎样发现的。或许也就是这样默默的被人在劳作中无意发现的吧?如果没有它,这座古城还会存在吗?三千年前的历史的回响还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吗?今天,人们已经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浮桥,供游人渡过。而我,面对眼前的河水,唯有靠想象任思绪暂时飘到遥远了。
   
    岸上,无人。除了我的两个同行和的士在观望。我独自在河边面对河水小憩。他们说这个地方真没有什么稀奇的。我倒是喜欢这儿的清静,喜欢这儿分成三层围着的静静流淌的河流。就像静静的面对历史。也许,只有在常州这个地方才会有这种感受吧!我没有找到关于淹城的更详细的资料,更不知道古代有什么人曾经在这儿留下过什么。这些也都不再重要。有河,有流水,有岸边的草木,也许就足够,在这里,历史没有这河重要!
   
    城内的一切,与其说是城,不如说是田野。树木,菜地,草坪,还有一匹马在那儿啃着草。好像就只有我们这批游客,这让我有些惊奇!
   
    (二)舣舟亭前吟大江
    离开淹城,我们径自往东坡公园去。这是我钟情的地方。
    门前但见舣舟厅牌楼,旁边是静静的内河和留下的“坡仙遗范”旧迹。园门是“东坡园”三个行书大字,旁边立有一对石狮,起了青苔。
   
    园内芳草萋萋,野花盛开,乱石迷眼。沿河而行,只见运河内船行不断,汽笛声声。时阴云密布,春天要下雨的样子真是撩人胸襟。这时,舣舟亭就在眼前了,亭以此名,是为了纪念苏东坡来常州时常系舟此处。从亭上远望,透过参天枯树,河水远远流去。或有一两株树木发出新芽,新鲜可爱。亭前多杂木和竹子,这时,竹叶沙沙划过,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。
   
    下舣舟亭,过广济桥,来到一个小洲,耸立一座楼阁,原来是“仰苏阁”,有一副这样的对联:“沧海归来天遣寓常开诗国,高山仰止人怀遗韵拜文星。”道出人们对这位诗人的怀念。园内还有洗砚池,抱月台、御碑亭等处。我在东坡黑色大理石雕像前伫立良久,这位我为之钦佩的大文豪,风采依然,盘坐在园内,旁边是潇潇青竹,常州是他的钟情之地,此处也许正是他当年行吟之处。
   
    我爱东坡,爱他的诗词文章书法,爱他的旷达人生,爱他的为人,爱他沉浮漂泊的一生。他是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,也是勇者在逆境中的奋起;是才者与天地的对话,也是道者对人世的透彻感悟。常州吸引我,是因为东坡吸引了我。“买田阳羡吾将老,从来只为溪山好”,是这里的山水与东坡有缘;“有书仍懒著,且漫歌归去。筋力不辞诗,要须风雨时”,忘情于山水之间,也许正是消除人间烦忧的最好良方;“逝将归老,殆是前缘……当买一小园,种橘三百本”,与常州结缘种橘,何其高古;“独徘徊而不去兮,眷此邦之多君子”,东坡到处何愁无友?
   
    常州因为东坡而增添了她的风采,背负着这种沉甸甸的特殊感情,漫步在舣舟亭和仰苏阁,看运河的流水滚滚而去,我不禁联想起东坡刚步入仕途写的一首诗:“人生到处知何似?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哪复计东西。”是啊,人生匆匆,留下的痕迹不过如飞鸟的指印一样很浅很浅,飞鸟尚且不计得失,做人为官又何必在乎那昙花一现的功名呢?而人生一世,只有真正的知心朋友才是令人欣慰和值得执着追求和珍惜的,东坡留在常州终老,不也是因为在常州还有很多值得他托付生死的知己朋友吗?
   
    这样想着,发现自己已步入东坡雕像一旁的大江东去亭台。此刻,天空阴云密布,远处又响起了船只的汽笛声。
   
    (三)风雨满城谒秋白
    去瞿秋白纪念馆是我到常州后的第三个愿望。这个在市内并不起眼的瞿秋白纪念馆,先一天与同行来看,竟然因为时间太晚关了馆门,其实还不到下午五点。于是到常州的第三天中午,趁着有点空,我又独自一人赶去拜谒。
   
    风雨满城,料峭春寒,冒着雨,穿过一条街道,就到了瞿秋白纪念馆。雨越下越大,瓦檐下,淅淅沥沥的雨打在地上,也落在我的心间。此刻,又只有我一人独在,静静的纪念馆,唯有雨声和我的缓慢的脚步声,让我有了一份敬仰秋白的心境。这倒正是我喜欢的!
   
    我景仰秋白,因为他是一个热血男儿。很早看过一副油画叫做《此地甚好》,是画秋白就义时的情景,给我很深的印象。后来读过他狱中写的《多余的话》,开卷引用古语写道: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?”美丽的文字,和一颗滚烫的心,感动着我的灵魂。
   
    “我是江南第一燕,为衔春色上云霄”。秋白是这样一位立志要“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”的人。
    这位出身贫寒的江南第一燕,还在十几岁时,母亲因贫逼自尽,他写下了一首这样的诗:“亲到贫时不算亲,蓝衫添得泪痕新,饥寒此日无人管,落上灵前爱子身。”读后久久不能忘怀。
    秋白是个奇才,文学是他的最爱,他与鲁迅结下的超过任何时代的私谊,让我们为之感动。今天读到鲁迅书赠的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”,我依然那样肃然起敬。
    在狱中,秋白写过多首诗词送人,其中一首《卜算子》:“寂寞此人间,且喜身无主,眼底云烟过尽时,正我逍遥处。花落知春残,一任风和雨,信是明年春再来,应有香如故。”
    在狱中,还有一首诗《题照》:“如果人有灵魂的话,何必要这个躯壳!但是,如果没有的话,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?”读后,我不知道开说些什么。
    秋白休息去了,他在那篇写给“知我者”的《多余的话》中最后写道:“总之,滑稽剧始终是闭幕了。舞台上空空洞洞的。有什么留恋也是枉然的了。好在得到的是伟大的休息。至于躯壳,也许不由我自己作主了。告别了,这世界的一切!”
    秋白得到了“伟大的”休息,可这个世界的人还在不知疲倦的忙碌。
    风雨常州路,我心何戚戚!离开常州,我奔向南京,路边的油菜花在雨中渐渐谢去。

小马 发表于 2013-11-24 15:52:51

谢谢楼主,共同发展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风雨常州路